村美民富 繪就小康新圖景
——國網陜西電力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小康生活添動力
民族要復興,鄉村要振興。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要振興,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要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始終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央企的責任和擔當,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大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電網投資力度,加快電網建設步伐,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持續增強農村供電服務水平,為陜西鄉村振興提供堅強電力支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體現了陜西電力的責任擔當。
農網改造 助力革命老區旅游發展
“七一”前夕,國網西安供電公司員工到藍田縣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檢查用電設備,保障場館用電可靠。
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于1935年2月長征入陜后進駐藍田葛牌鎮,在關中地區創建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也是關中地區最早的紅色革命根據地。葛牌鎮地處秦嶺山區,經濟相對落后。西安供電公司先后投入4.98億元改造藍田電網,其中,為葛牌鎮電網投入3638.57萬元,保障老區產業發展用電。2018年,葛牌鎮11個省級貧困村全部脫貧。
為加快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陜西電力積極對接地方政府,了解脫貧地區、低收入地區、陜甘寧、川陜革命老區和鄉村振興重點地區重大項目進度,全程開通項目綠色通道,保證項目辦電快、接電早、用電好。“十四五”期間,陜西電力將重點在脫貧地區、革命老區增加變電站布點,持續改善這些地區供電基礎設施條件,計劃到2025年,農村電網110千伏主變和線路N-1通過率分別達到85%和95%,進一步提高供電服務質量,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貼心服務 讓小微企業“旺”起來
3月31日,國網安康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到陜西省欣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在生產車間里,生產打包的機器正通過電能的輸送,把一盤盤千葉豆腐等火鍋食材從生產流水線上“排隊”輸出。
在工作人員與廠區負責人劉經理的交談中,劉經理話語中流露著對五里供電所的感激和贊許。他介紹,欣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剛開始生產時,用電來源是五里工業園區的專變專線。作為用電容量不足160千瓦的小微企業,用專變專線不僅不合理且電費高。2020年6月,該企業向安康供電公司提出報裝接電申請,不到一周的時間,為該企業快速審批、快速安裝、快速通電。“自從使用峰谷電價以后,現在每月最少節約6000元以上的電費開支,我們的年產值也逐步提升,現在年產值已經達到400萬元左右。”劉經理說。
為支持鄉村振興,陜西電力持續為小微企業開展“一體化服務”,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持續優化辦電流程,簡化辦電手續,縮短平均接電時長,實現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辦電“三零”服務全覆蓋,確保小微企業用電無憂、安心投產。
電能替代 讓鄉村經濟蓬勃發展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以后我再也不用為搖不動柴油機而犯愁啦。”漢中白水江鎮權力村村民老張向供電服務人員連連道謝。3月31日,國網漢中供電公司白水江供電所供電服務人員主動上門為轄區養殖農戶老張接通動力電、調試電氣設備。
隨著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老張也緊抓市場機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擴大生豬養殖規模。隨著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原有柴油機作為加工動力已無法滿足現有養殖需求,老張琢磨著想用電動機來加工,但是養殖場附近卻沒有動力線路。白水江供電所供電服務人員在開展用戶走訪時,了解到老張的用電難題后,立即上門與他聯系,并安排供電服務人員開展0.4千伏線路負荷增補接入現場勘查,線路負荷增補和裝表接電工作順利進行,完成電能替代裝機容量7.5千瓦。
2021年以來,陜西電力圍繞農村電商、倉儲保鮮、電動農機具、冷鏈物流等農村新業態,因地制宜推廣電能替代新技術;服務鄉村旅游電氣化,建設全電景區、全電民宿等精品工程;扎實開展“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任務,因地制宜推廣使用蓄熱式、集中式電供暖。截至目前,已推廣27個鄉村電氣化典型項目,鄉村電能替代電量完成1.1億千瓦時,全力助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河北永迎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轉載